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kkbook.net

第200节(1 / 2)

大理寺卿看起来有很多话要讲,并且不是什么好话,但被身旁的长安府尹拉住,终是没有开口,只是紧绷着一张脸,握紧双拳,显然在竭力忍耐怒火。

太子视若无睹,继续询问其余臣子:“都没有话了吗?难不成,诸卿与太师他们一样,认为此事有疑,是父皇和神妙真人错了?”

还是没有人敢应声。

见状,太子意味深长地道:“孤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。”

这话一出,登时有臣子跪不住了,决定抓住这表忠心的时机,起身禀道:“微臣以为,圣上英明,真人高道,绝不会出错!”

紧接着,又有几名臣子站出来,跟着声援。

还有臣子讥讽:“当年奇王殿下为国献身,怎么不见赵大人慷慨陈词,站出来阻止?可见全是虚言,只是舍不得自己的女儿罢了!”

被晏颐祥顶了回去:“那时,赵大人不过任职大理寺丞,如何知晓圣上的决定?何况尔等焉知,赵大人没有上书反对过?”

更多的臣子还是跪在地上。

有人想独善其身,不愿引火烧身,也不求踏上青云,遂装聋作哑。

有人不断思量,众所周知,太子与太子妃感情甚佳,太子妃出事,太子缘何不见一丝犹豫和怜悯?是天家本性淡薄,还是另有玄机?

还有圣上的沉默不语,禁军的重重包围,锦衣卫的不见踪影……其间种种,细细思索,当真是令人心惊胆战,背后生寒……莫不是、莫不是……

一时间,群臣心思浮动。

就这样过去半晌,该说的话全部说了,该站起来的臣子也全部站起来了。

望着殿中情景,太子微微一笑,道:“很好。”

他转身绕至屏风后,再出来时,身旁赫然多了一道丽影。

正是太子妃!

太子妃一袭宫裙, 与太子并肩而立,显得分外端庄贵重。

群臣看在眼里,惊愕万分。

圣上不是要赐死太子妃吗?太子看起来也没有异议, 甚至与岳丈当朝发生争执, 大有反目成仇之势……怎么这会儿, 太子妃还好端端的?

有那等头脑敏捷的,已经开始飞快地转动念头,思考。

难道说,太子妃一直待在屏风后面, 旁听事情的发展?

那这是谁的意思,是圣上的,还是太子殿下的?

布下这一场局, 又是为了什么?

一时间, 众人心思浮动, 神色各异。

唯有大理寺卿喜出望外,激动地唤了一声爱女的乳名, 眼里泪光闪烁。

太子妃亦含泪回视,在歉疚中带着感动与孺慕之情。

在这当口,太子忽然点了一位臣子的名。

“顾大人,”他慢悠悠道, “你方才说,昨日还乌星遮顶, 邪风大作, 今日下了这份圣旨,便晴空万里, 艳阳高照,可见太子妃果然修习了妖术。”

“要不然, 怎么太子妃一伏诛,异象就消失了呢?”

“如今,太子妃安好如初,顾大人又有什么说法?”

被点名的臣子霎时白了一张脸。

他方才自觉抓住了青云梯,铆着劲地往上攀,为此不惜夸夸其谈,只希望自己能被圣上与太子记住。

现在看来,他的确被太子记住了,并且记得牢牢的,记在了心里!

只可惜,这份记住,不仅有可能让他丢了乌纱帽,更有可能让他失却性命!

他惊惧不已,冷汗涔涔,支支吾吾半晌,终是坚持不住,扑通一声跪下,磕头如捣蒜:“微臣知罪……微臣知罪……!”

有了这一出,原本还在观望的臣子,全部反应过来——

太子妃藏身于屏风后,是太子殿下的意思!

太子根本没有想要太子妃的性命!

从头到尾,这都是一场戏!一场测试群臣的戏!

登时,先前力挺圣旨的臣子,一个接一个地跪下,惶然不安地请罪。

便是为太子妃进过言的臣子,也面露惊疑之色,显然很不明白,太子殿下为何要这样做。

太子将殿中情形尽收眼底,淡声道:“诸位大人不必惊慌,今日的这场朝会,并非鸿门宴,诸位既能完完整整地来,也能完完整整地走。”

“孤只是同你们开了一个玩笑,没想到有这么多人信了,完全遗忘了太宗之训——凡修道者,不可妄言,定论人之生死,若妄言,便为邪道。”

“乌星遮顶,日食之相,自古有之,光是本朝发生的,就有过数次,诸卿为何还会相信,此乃天灾异象,与人祸有关呢?”

他状似不解地询问。

没有人敢回答。

就连许太师,也噤了声,保持了沉默。

见状,太子道:“诸卿给不出答案,无妨,孤这里有答案。”

“但在此之前,要劳烦诸位大人,听孤讲一个故事。”

“建元五年,后宫的一位妃嫔,诞下了一对双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